若是分不清新茶与陈茶,你可能要傻傻被收“智商税”

2020-04-08 来源:admin
嗨,大家好,我是被收过税的院长。


时节已至,新意盎然。面对即将袭来的“春茶攻势”,有人欢喜,有人烦扰。
近日,有个朋友跟我“诉苦”,新茶眼看马上就要上市了,准备出手买点新茶,但现在市场上实在水太深了,真担心落入不法商人圈套,买到陈茶。
院长觉得当务之急就是深入了解新茶与陈茶的区别,做到心中有数,不然还真有可能要被傻傻收“智商税”。
2.jpg
所谓新茶,是指当年从茶树上采摘的头几批新鲜叶片加工制成的茶;所谓陈茶,是指上了年份的茶,一般超过5年的都算陈茶。
俗话说,不怕挑剔就怕对比。新茶与陈茶从外观、色泽、香气和味道4个方面,都有着明显的差别。

3.jpg

1、根据茶叶的外形
一般来说,新茶条索明亮,大小、粗细、长短均匀者为新;条索枯暗、外形不整、甚至有叶梗、茶籽者为陈。
细实、芽头多、锋苗锐利的嫩度高为新;粗松、老叶多、叶脉隆起的嫩度低为陈。
扁形茶以平扁光滑者为新,粗、枯、短者为陈。
条形茶以条索紧细、圆直、匀齐者为新,粗糙、扭曲、短碎者为陈。
颗粒茶以圆满结实者为新,松散块者为陈。

4.jpg

2、根据茶叶的色泽
茶叶在贮存过程中,由于受空气中氧气和光的作用,使构成茶叶色泽的一些色素物质发生缓慢的自动分解,因此,我们可以从色泽上甄别出新茶和陈茶。
一般情况下,新茶色泽都清新悦目,绿意分明,呈嫩绿或墨绿色,冲泡后色泽碧绿,而后慢慢转微黄,汤色明净,叶底亮泽。而陈茶由于不饱和成分已被氧化,通常色泽发暗,无润泽感,呈暗绿或者暗褐色,茶梗断处截面呈暗黑色,汤色也变深变暗,茶黄素被进一步氧化聚合,偏枯黄,透明度低。
绿茶中,色泽枯灰无光,茶汤色变得黄褐不清等都是陈茶的表现;红茶中,色泽变得灰暗,汤色变得混浊不清,失去红茶的鲜活感,这些也是贮存时间过长的表现;花茶中,颜色重,甚至发红的往往都是陈茶。

5.jpg

3、根据茶叶的香气
茶叶中含有带香气成分的物质有几百种,而这些物质经过长时间贮藏,往往会不断挥发出来,也会缓慢氧化。因为,时间久了,陈茶中的芳香物质渐渐挥发掉,类脂成分发生水解和氧化,香气开始转淡转浅,香型也会由新茶时的清香馥郁而变得低闷混浊。
陈茶会产生一种令人不快的老化味,即人们常说的“陈味”,甚至有粗老气或焦涩气。有的陈茶会经过人工熏香之后出售,但这种茶香味道极为不纯。因此,我们可以通过香气对新茶与陈茶进行甄别判断。

6.jpg

4、根据茶叶的味道
再好的茶叶,只有细细品尝、对比之后才能判断出品质的好坏。因此,我们可以在购买茶叶之前,让卖家泡一壶茶,自己坐下来仔细品饮,通过茶叶的味道来甄别。茶叶在贮藏过程中,其中的酚类化合物、氨基酸、维生素等构成滋味的物质,有的分解挥发,有的缩合成不溶于水的物质,从而使可溶于茶汤中的滋味物质减少。可以说,不管哪种茶类,新茶的滋味往往都醇厚鲜爽,而陈茶却显得味道寡淡,鲜爽味也自然减弱。

7.jpg

有很多人认为,“茶叶越新越好”,其实这种观点是对茶叶的一种误解。
多数茶是新比陈好,但也有许多茶叶是越陈越好,例如普洱茶。因此,大部分人买回了这些新茶之后都会存储起来,放置五、六年或更长时间,等到再开封的时候,这些茶泡完之后香气更加浓郁香醇,可称得上优品。
就连那些追求新鲜的绿茶,也并非需要新鲜到现采现喝。例如一些新炒制的名茶如西湖龙井、洞庭碧螺春、黄山毛峰等等,在经过高温烘炒后,立即饮用容易上火。如果能贮存1-2个月,那么,不仅汤色清澈晶莹,而且滋味鲜醇可口,叶底清脆润绿,而未经贮存的闻起来略带青草气,经短期贮放的却有清香纯洁之感。
又如盛产于福建的武夷岩茶,隔年陈茶反而香气馥郁滋味醇厚。

总之,新茶和陈茶之间有许多不同点,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些,在购买茶叶时再用心地品味一番,相信一定能对新茶和陈茶做出准确的判断,选择自己喜欢的种类。



 相关文章推荐:

  • 公司地址

    宁波市海曙区环城西路北段245弄36号

  • 联系电话

    13355903969